【华夏文明记忆】 张天龙画

>发布时间:2017-10-23  字体:【 】  【 关闭

 “画”说张天龙

——淮安追月轩主人张天龙绘画艺术语言探讨

 

《艺周刊》记者 编辑∶徐薇

 

 

枯瘦的山石树木以金石篆刻的笔法描绘的遒劲屹立,朦胧着水汽的运河古镇以或浓或淡的色彩层层叠叠,超凡脱俗的仙鹤高昂着头似乎在诉说着岁月静好,一行闲鸭和点点鸬鹚在浮于水上的睡莲中穿梭显得尤为惬意……这就是张天龙笔下的清丽花鸟山水画,也是多少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有人说,艺术就是“此时此刻”又超越了“此时此刻”,它营造出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空间。读张天龙的中国画,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平日里浮躁的心,此刻在氤氲的运河水雾竟像被洗涤过一般安宁。人们总是为了寻找这样的空间与栖身之地而渴求着艺术吧?或在文学中寻觅合适的语辞,或在音乐中探求恰当的旋律,或在绘画中等待一次唯美的邂逅……张天龙那凝结着雅正古法与质朴本心的花鸟山水作品,源自于他四十余年对古代经典名作的潜心学习与他一直以来对淮安自然人文风光的观察与体悟。

张天龙绘画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至少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情感美

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艺术要有想象力,要有饱满的情感。艺术家需要有比常人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积累。”用吴先生的这两句话来描述张天龙的艺术气质与性格,概括他的艺术人生,是十分贴切的。张天龙以其对艺术思想的冷静和理性,以其对淮安家乡生活的大爱,诠释着他对艺术的不断求索过程。鉴视张天龙的艺术作品,我们发现他的所思、所感都凝聚在他的画作中。他扎根淮水,寻找符合淮安风情的笔墨语言。他孜孜以求、笔耕不缀四十多年,成就斐然,以画渔舟、建筑、树木、藤本和草虫著称。黄宾虹先生说:“回头还画自家山。”洪泽湖边的芦苇,一眼望去,云飘飘,厚厚白絮拥白鸟;渔夫划着一叶扁舟,撒网捕魚,出没在烟波里;水粼粼,条条渔舟泊黄昏,渔家姑娘渔歌唱晚;一行闲鸭和点点鸬鹚在浮于水上的睡莲中穿梭……这些淮安美景都是他的绘画内容范畴,定格在他的画面中。

张天龙所绘画面不但有田园诗一般的闲适与宁静,更传递出富于禅味和自然的情态。他创作的《三思图》、《蝶恋花》等花鸟绘画,笔墨简括,章法洗练,体现了雅俗、古今一炉的艺术境界,许多作品好似无意,实则深具匠心。如其《和谐康寿》图,两只仙鹤昂头低唱,表达了一片和谐的大好河山,画家总是自觉地将人生真味融进笔墨色彩,既无市井俗气,亦无不食人间烟火的孤高,浑然中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自己。流露出自然万物的纯真本性和生命物华朴实、恬淡,画家本人的善良与天趣一露无遗。

 

二、构成美

  “构成”的概念,即艺术是创造形式的过程,是对形态、材料、空间的整体感受,也就是指艺术家主观性地考察宏观和微观世界,探求各事物间的组合规律,然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直观抽象地表现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对当时西方以再现客观世界为主旨的古典雕塑和绘画艺术来讲,是一场革命;而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有意味的形式”而言,却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在构成中,艺术家对形态、材料、空间的整体感受的抽象表现所运用的造型语言形态,就是点、线、面。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无论从“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之势,还是宋元山水中“无我”与“有我”之境,到林风眠的中西壁合,无一不诠释着东方人对点、线、面运用的最高境界。张天龙笔下的各种物象是从心灵空间出发,强调物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张天龙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如山水、花鸟、人物画细腻优美的写照艺术,将中国水墨画的抒情性、诗意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又糅合了现代西方化中的挪用、变形、错位手法,将色、点、线、面、体作为塑造物象的表现形式,趣与意均在其中,从而开辟了独特的写意语言,达到了中西文化共时而生、共时而鸣的和谐状态。如他2008年所画的《运河古镇》系列,将“大湖”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湖水、渔舟、树木、田野、小桥、老屋进行变化多端的艺术加工,用传统的笔墨加以表现。形成了最具特色的画面构图形式。极尽笔简意宏之功力,其无穷之味发乎心而达乎情,传之于意。

张天龙也擅用平远法、散点透视、焦点透视以及鸟瞰透视等方法建构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洪泽湖水乡生活场景,营造“密密疏疏多足趣”之画面美,而“小舟添在水湾湾”让人感觉到心澄明、神消遥之诗意美。张天龙的作品真实再现洪泽湖渔民的水上生活情景,能充分地展现灵秀、清丽、润泽的“大湖”之美。

 

  三、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精神性的体验,很难用量化形式的词汇表达,因此具有朦胧色彩。但凡东西方绘画,都强调意境存在。而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它自身的笔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笔墨意境,而并非是它的主题。这种区别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

齐白石先生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张天龙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遵循上述美学原则,创作了无数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渔舟、建筑、树木、藤本和草虫等,无不焕发着质朴、天真的情趣。其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具有新颖独创性。他画的《群鹤唱鸿运》,无不如此。神在个中,超以象外,齐白石的主观情思,完全熔铸在他笔下的各种形象之中。情、理、形、神融为一体的种种形象及其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观者想象力,构成了内蕴深遂的意境。

其次则表现在单纯而丰富之上。他擅以强烈而概括的外形,表现内在的蓬勃生命力,以对真实物象外形的净化,达到强化意象美的目的。张天龙笔下的花草虫鱼,都非常凝练,带给观者十分强烈的视觉印象。他画各种物象,均以最为简洁的构成要素,强化出最单纯的结构特征,以求达到意在笔先,神余画外。2002年张天龙创作的《未来和希望》这幅作品,是他去岒南写生途中所见场景,浓密的树丛与一群走在小路上的学生形成强烈的大小对比,浓郁的黑色树木剪影色块与红日的余晖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整体画面形成了一番朝气蓬勃的画面印象。

 

  四、笔墨美

不掌握精湛的笔墨技巧,就画不好国画。张天龙在研究山水画技法时发现,披麻皴与雨点皴不仅适合表现江南山水,而且也适合表现洪泽湖水乡,是画河滩、湖滩以及土坡最出色的技法。画湖滩上丛生的树木,双勾入笔、有虚有实,枝干欹斜、变化多端,间杂没骨、极具个性,并不失传统风貌而又取法自然。树枝画得恬淡祥和、明朗亮丽;树叶画得红绿黄相间,色彩鲜美饱满。这样画的树木从里到外透溢出浓郁的洪泽湖水乡情趣,看上去不但生机盎然,而且有春融融、风瑟瑟的深远意境。画洪泽湖水乡当胸有笔墨方能落笔生花,行笔需骨法,且任情而随意,中锋、侧峰、逆峰锋锋见笔,笔讲笔法,笔笔酣畅;墨重墨韵,墨分五彩——浓淡干湿焦,焦墨要干裂秋风、浓墨要提神醒目、淡墨要清新活跃、清墨要透明润丽,干湿交合、轻重相衡、枯似皴裂、润如泽玉,用游动的线条交织与穿插,注重墨色的氤氲与淋漓、空间的分割与组合。龚贤讲的“笔法中有墨气,墨气中有笔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中锋行笔为核心揉合各种极富变化的笔墨把自己内在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用笔或皴擦,或点染;用墨温润华滋,清韵飘逸。画山水不难于险峻,而难于博大;不难于明秀,而难于深厚。险峻深厚者,重墨也;博大深厚者,气势也。无笔之笔,气也;无墨之墨,神也。心到,则笔墨到;技法到,则灵性到、韵味到。

他以金石篆刻凝重朴拙的笔法入画,所画线条或雄苍、或柔韧、或粗扩、或纤美,在力度与情趣上,均变化生动。再加上用色朗畅,造型简约,因而画面气魄绝大。在同一幅作品中,他常以豪宕磅礡的写意手法画背景花草,以纤毫毕现的工笔手法画昆虫,构成了独具风范的境界。另一方面,他擅于把运笔时的顿挫、刚柔、纤拙的变化,结合墨色的干湿、虚实、浓淡,以求获得水穷云起、机括自然的效果。比如他画的松树,松针如锥划沙,老干纵横挥洒,笔力劲健,气质俱盛。

  张天龙作品中的笔墨趣味,旨在表现花草虫鱼等的形神特征以及自身主观感受。这种笔墨趣味,不是超脱出世而是热情参与的。是对现实世界的积极感知与评价。

作为一个独特体验的艺术家,张天龙的明净与空灵,来自触摸生命的内在感受,他的纯粹的品性,来自他对艺术天生的颖悟和熔化能力。他仍在不断地创造,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的灵魂是自由的,高贵的。我想,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张天龙美术活动简表

 

1957年生,中囯民主建国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会员,金陵印社社员,淮安市清江浦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阴画院副院长。

绘画治印四十年不辍。 致力于中国山水画、花鸟画、肖像印,篆刻研究和创作活动。勤于大运河、洪泽湖、江南山水画,以擅绘藤本、草虫、漁舟、树木、建筑著称。画风浑润苍古,清新自然。意境藏画之中,笔墨透纸而出,内蕴传统文人画气质。作品在《美术报》、《书法报》、《篆刻》、《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世界书画家报》台湾《国语日报》等300多家媒体上发表。

 

19851012日—18日在淮安市举办张天龙画展;

1989年《山村月夜》国画获全国职工美展三等奖;

1992年《种豆得豆》国画入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名人书画展;

1995年《山高水长》国画入展中日韩第三届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全国书画作品交流展;

《洪湖一隅》国画入展纺织工业部(纺织行业协会)主办全国纺织书画展

1998年《柳湖漁歌》国画在香港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金奖

1999年《山水清音图》国画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北京奥林匹克•2000年•第一届国际绘画大展优秀奖;

1999年《孔子造像》获中国美协主办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

《湖山漁歌》国画在曼谷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特别金奖;

2000年《日出斗金洪泽湖》国画入展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国土资源部主办的《国土情•民族魂全国书画大展》并被中国美协收藏;

2001年《日出》国画获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企业文化年企业文化艺术大展国粹奖;

《日出东方》国画获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主办中国国际科技文化博览会书画大展金奖;

《祖国未来•民族希望》国画入展《江苏省国画院首批特聘画家作品展》;

2004年《绿色之网》国画入展江苏省文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江苏省首届社区艺术节;

2005年《日出》国画作品入展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获最佳作品奖。

2007年《运河古镇》国画入展江苏省文化厅主办运河情缘百家翰墨——大运河沿线城市书画展;

《书法报》2008年第1期(总第1198期)26版整版发表《中国印·迎奥运》篆刻;

 

2008年《北京吉祥•奥运吉祥》国画获第29届北京奥组委主办和谐中华•迎奥运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

2009年论文《怎样拓好印章边款》发表于《国酒书画》、《民建中央画院》网站;

《祖国万岁》作品入展民建中央画院作品展并收入作品集;

2010年荣获文化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成就奖;

2010年论文《中国的肖像印》发表于《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论文《中国的边款拓片价值》发表于《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论文《浅淡齐白石花鸟画艺术世界》发表于《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江苏省《文化新世纪》杂志发表“淮安追月轩主人张天龙访谈”;

江苏电视台、淮安电视台拍摄、播出“画家张天龙”记录片;

2015民建中央网站连续三次发表张天龙篆刻、国画作品;

作品入展“民建中央成立70周年艺术作品展”,应邀赴京出席开幕式;

香港《大公报》第六次发表“张天龙系列篆刻” 作品;

《淮安文艺》(淮安市文联主办)发表访谈张天龙访谈录;

2016年《世界书画报》(第755期)「当代名家」整版推出张天龙山水;

《世界书画报》(第777期)「当代名家」整版推介张天龙肖像印【大象方寸   造像永恒】;

创作二十四节气民谚篆刻,《淮海晚报》「乡土」版连载;